梅赛德斯正式推出与雷诺共同打造的EQT 2022 7座小型货车
我们既要用党的纪律约束干部,也要用党的政策保护、激励干部,不能让清白干事的干部受委屈。
在展区显著位置,摆放有日照旅游宣传手册、文旅产业项目招商手册,可供阅读领取。另外,日照展区还邀请了网红达人直播博览会盛况,线上宣传推介日照城市形象、旅游资源、特色产品。
低空飞行体验机、海上划船机等设备让参观者尽享沉浸式完美体验,实现了现代创意与传统元素、推介展演与沉浸体验有机融合。特别是展区通过运用声光电全息投影技术,将蓝天、碧海、金沙滩这一日照最美名片在43平米的LED 地屏上完美呈现。展销区陈列的日照绿茶、海鲜伴手礼、农民画绣、原创手绘、莒礼文创、蜂蜜衍生品、艾草制品、创意手工皂等日照特色文旅产品受到热捧。本届博览会将持续到9月20日。(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张莹)。
日照展区凭借新颖的设计、别致的搭建、特色的展演、丰富的产品,一经亮相就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黑陶、过门笺、皮影戏、烙画葫芦、老粗布、手工银壶等具有日照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轮番展演,诉说着日照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这些基础设施建成后,不仅承担省运会比赛,而且将引进专业运营团队,打造我市旅游+体育+产业新业态。
王家皂、后滩西、乔家墩子、桃花岛、大泉沟等旅游小镇,或是投入运营或是正在加紧建设。这都得益于山海天在北部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提升改造工程的实施。投资1.7亿元,实施污水处理工程,先后完成山海天污水处理厂、秀水河污水处理厂、两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满足旅游旺季污水处理需求,实现全域污水处理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接待游客1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亿元。
酒店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山海天旅游配套水平和品质今年以来,我市共开展线上惠工乐学项目17项,直接惠及职工群众14600人次。
茶艺培训课上,老师从中国茶文化、茶叶品质鉴别方法、茶道冲泡技艺和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报道)。八段锦培训现场,老师对八段锦的动作要领、保健功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据了解,惠工乐学公益培训是市总工会重点打造的我为职工办实事项目之一,是各级工会服务职工、教育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途径。
主流日照讯 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展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近日,由市工人文化宫、日照职工e家联合日照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日照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惠工乐学健身气功之八段锦公益课堂、茶艺公益课开课。职工可以通过齐鲁工惠App进行线上报名,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免费文体培训,实现技能再提升据了解,惠工乐学公益培训是市总工会重点打造的我为职工办实事项目之一,是各级工会服务职工、教育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我市共开展线上惠工乐学项目17项,直接惠及职工群众14600人次。
茶艺培训课上,老师从中国茶文化、茶叶品质鉴别方法、茶道冲泡技艺和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主流日照讯 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展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近日,由市工人文化宫、日照职工e家联合日照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日照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惠工乐学健身气功之八段锦公益课堂、茶艺公益课开课。
八段锦培训现场,老师对八段锦的动作要领、保健功能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讲解。职工可以通过齐鲁工惠App进行线上报名,利用碎片化时间参与免费文体培训,实现技能再提升。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报道)建立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一体通办机制,实施站所统一受理,全链分流转办,建立健全服务公开、首问负责、督查督办、群众评议等制度,倒逼服务质效提升。该做法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司法部推广,省领导作出批示给予了肯定。同时,以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推出日照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和一网通办门户网站,将服务终端延伸到基层司法所,实现法律服务供需两端双向高效办理。创新性普法,打造依法治理宣教平台如何将基层司法所打造成为良法善治的孵化器?循着这一思路,日照大力实施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抓住镇村关键少数,精选专职律师、司法所长、农村先进法律工作者等,建立基层法治教师名录,针对性开设关于行政执法、土地管理、村民自治等法律法规课程。截至目前,已试点成立社区矫正执法分队近30个,对全部1564名社矫对象落实积分考核,累计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509人次。
指导全市54个乡镇(街道)、2075个村居(社区)成立人民调解组织,创建大嫂调解老兵调解船老大调解等特色品牌,推动基层非诉解纷组织全覆盖、有作为。最前端解决,打造非诉纠纷化解平台为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筑牢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日照为每个司法所配备2—3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实司法所力量。
如今,日照市司法所已逐步成为提供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的桥头堡,全市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029件,办理公证事项9971件,受理司法鉴定案件2483件,日照掌上12348平台提供法律咨询1.2万余件,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98539件。日照成为山东省首批四个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之一。
今年以来,镇村基层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786次,化解矛盾纠纷10239件,市中院一审受理案件下降39.35%。与此同时,日照以司法所作为化解前哨站,与基层法庭、派出所、信访办、检察室等建立多元化解对接机制,形成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联动调处合力。
平台的落地,成功破解了长期以来基层法治建设无抓手可用、无下力点可推的被动局面。结合法治校园建设,针对留守未成年人开展专项普法教育,依法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将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体系延伸到乡镇(街道),赋予法律顾问提醒权。对16673份集体经济合同进行了法律审查,为村集体增收节支6550.7万元。
与此同时,在市司法局成立社区矫正局,打造司法所、区县局、市局、省厅四位一体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全方位赋能,打造依法行政保障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司法所长列席乡镇街道党政工作会议制度,赋予司法所长否决权。
由各司法所牵头,成立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委员会,联合法庭、派出所、信访办建立社矫对象无缝管理制度。开展农村集体显失公平合同清理行动,赋予司法所审查权……近年来,日照结合基层法治建设需要,专门赋予司法所参与乡镇(街道)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协助办理行政复议、协调监督辖区内行政执法、推进基层群众立法参与权等法治建设新职能。
以司法所为桥梁,推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落实定期学法制度,压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职责,深化法律进乡村、进社区,依法护航村两委换届,指导村(社区)起草村规民约,筑牢基层法治建设基础。目前,全市司法所长共列席党委政府会议1965次,提供法律意见建议2975条,开展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论证954次。
同时,为减轻基层负担,灵活制定教育培训时间、轮次、规模,推出网上法治教育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高法治教育培训效果。鲜亮的徽章、统一的标牌、完备的便民设施、整齐的工作台账,墙面上清晰地标注着司法所职责范围、办事流程……如今,深化改革后的日照55个基层司法所,展现出统一规范的崭新形象。同时,依托市县乡三级一站式非诉纠纷解决平台,发挥好司法所中转站作用,建立非诉纠纷精准推送、分级调解、快速上报等制度,形成一所中转,全链共治工作新格局,确保矛盾纠纷在非诉闭环内解决。一站式供给,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以一站式服务为目标,由各司法所统筹整合法律援助、调解、律师、行政复议、公证、司法鉴定、社区矫正、仲裁等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建设临街、在地、便民的公共法律服务站,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同时,动员和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志愿者队伍,配合所在村居做好疫情防控、环境保洁、防汛抗旱等工作,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奉献社会、净化心灵、回归社会。今年以来,共开展镇村干部法治教育培训182次,覆盖乡镇(街道)干部5044人,农村(社区)两委成员8468人,培育法治带头人3008人。
作为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单位,也是法治建设改革的突破口,如何深化基层司法所改革?近年来,循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在基层这一总遵循,日照出台全省首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不断拓展司法所功能职责,夯实软硬件建设基础,把司法所打造为五位一体法治建设平台。(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月阳)。
规范化监管,打造社区矫正示范平台为了最大限度地规范监管,日照专门制定了《日照市社区矫正积分制队建制工作实施方案》,在司法所成立专职社区矫正执法分队,对矫正对象落实一人一案、一事一策管控措施,实行积分量化考核,实现专班负责、定人包案、科学考核,社区矫正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对16673份集体经济合同进行了法律审查,为村集体增收节支6550.7万元。